Skip to content

普發現金1萬怎麼領?2025普發一萬領取資格、申請時間懶人包

普發現金1萬怎麼領?2025普發一萬領取資格、申請時間懶人包
普發現金1萬怎麼領?2025普發一萬領取資格、申請時間懶人包

目前已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!「普發一萬什麼時候發?」是全台近期的熱門話題,以下整理出超易懂的資訊:讓你快速了解普發一萬怎麼領、誰能領、何時領。在這篇普發現金1萬元懶人包將會持續更新,輕鬆掌握2025普發一萬最新消息!

※本文資訊基於政策規劃整理,實際執行細節(如普發一萬領取資格、發放時間、登記網站),請務必以政府官網或行政院、財政部發布最新正式公告為準。

最後更新日期:2025/7/29

重點摘要:

  • 7/29 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定不提覆議,特別條例後續還在研議中
  • 7/27 若行政院提覆議,國民黨肯定會否決,「我們一定會讓全民領到普發現金一萬元」
  • 7/22 立法院已把普發1萬條例函送行政院,若行政院提覆議須在10天內(7/31前)提出,聲請釋憲則沒有時限
  • 7/17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普發現金需舉債1014億,並有違法違憲爭議,普發一萬是否發放存變數
  • 7/11 立法院三讀通過,每人普發一萬元現金,預估最晚10/31前發放
  • 發放1萬現金方式未正式定案,預估採用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模式

 

 

目前普發一萬尚未正式定案,預估以過去普發6000元的經驗,實際普發現金一萬元的領取方式,以政府正式公告為主。

🧧普發現金1萬怎麼領一次看

領取資格✔有台灣戶籍的所有國民(含2025年底前國內出生的新生兒)
✔符合指定條件的外籍人士:外籍配偶、永久居留證、外交官員證
補助金額每人發放1萬元現金
領取方式
1. 線上登記入帳:透過政府普發一萬登記網站(預估範例網址:https://10000.gov.tw/),填寫銀行帳戶、身分證字號、健保卡號資料後,款項直接匯款入帳

2. ATM領現:前往貼有「普發現金」標誌的ATM,輸入身分證字號、健保卡卡號提領現金

3. 郵局臨櫃:持健保卡或身分證親自到郵局領現

4. 直接入帳(特定族群):領有勞保年金、職保年金、國⺠年⾦、老農津貼、農民退休金、勞退、身障補助、中低收入老人津貼、安置兒少、政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我國眷屬、公費就養榮民等特定族群,免登記自動入帳

5. 造冊發放(特定偏鄉):屏東縣獅子鄉、花蓮縣萬榮鄉、台東縣金峰鄉,持健保卡或身分證由當地派出所或分駐所造冊登記後發放

發放時間2025/10/31前(實際發放時間待政府正式公告)
⚠️注意提醒:目前普發一萬尚未正式啟動,政府不會主動發簡訊通知或電話要求到ATM領普發一萬,請防範詐騙!

想了解更多普發現金詳情可參考這篇:

 

 

為什麼要普發一萬?全民發現金原因

普發一萬有通過嗎?已於 2025/7/11 立法院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!

為因應美國關稅衝擊,根據最新《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》,特別預算增至5450億元,刪除台電1000億元補助,改為普發現金2350億元。會普發一萬元主因是去年(2024)政府超徵稅收5283億元,應還稅於民。

為什麼要普發一萬?全民普發現金原因

三讀通過特別條例11項措施

  1. 提供企業金融支持
  2. 提升產業競爭力
  3. 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
  4. 支持勞工安定就業
  5. 強化農業金融支持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多元市場
  6. 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
  7. 挹注全民健康保險基金及勞工保險基金
  8. 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
  9. 強化國土防衛能量
  10. 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
  11. 發放現金每人新台幣一萬元,強化民眾消費韌性,擴大內需,提振經濟效益
  • 經費來源:超徵稅收與歲計賸餘,特別條例總預算5450億元,其中普發現金2350億元
  • 實施期間:2025/3/12 ~ 2027/12/31( 發放現金最晚須於2025/10/31前完成 )

行政院原擬定特別預算4100億,內容涵蓋三大面向

  • 國土安全韌性:1500億元,用於強化海岸巡防、無人載具等防衛設施
  • 經濟產業支持:930億元,包括貿易融資利息減碼、研發轉型補助及多元市場開拓
  • 社會支持:1670億元,補助台電1000億元、健保與勞保基金挹注、弱勢關懷等

參考來源:(行政院版本)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

 

 

普發一萬沒了ptt確定會發嗎?(最新進度不斷更新)

目前雖已三讀通過,但尚未正式生效,普發1萬元能否如期發放,有以下2個變數:

  1. 覆議:行政院可於送出法案後10日內提出覆議,要求立法院重新審查條例內容。
  2. 聲請釋憲:行政院可向大法官聲請釋憲,後續發放時程及政策內容可能會受到影響。

根據規定,行政院有權在總統公布法案前的10日內提出覆議或聲請釋憲,一旦覆議獲得批准(覆議需經由總統同意),原定的普發1萬元可能被迫中止或調整。

普發一萬取消不發了嗎?

  • 7/17:行政院長卓榮泰 召開記者會說明民國110年至113年歲計賸餘使用情形,若要普發現金政府就需要舉債1014億,直言「在道德上與國家財政上應不應這麼做,是不是要舉債來普發現金,讓他內心陷入天人交戰」,因此希望能赴立法院說明,因為普發現金違反憲法與預算法相關規定。

  • 7/22:立法院今日已把普發1萬特別條例函送行政院,行政院若要提覆議,必須在送達10天內(7/31前)提出,立法院則須於15日內做出決議,聲請釋憲沒有時間限制。
  • 7/23:行政院證實已收到立法院普發一萬特別條例,後續將再針對特別條例內容研議,並依憲法規範及精神採取下一步作為,經總統核可後,將在決議案送達行政院10天內,移請立法院覆議。
  • 7/24:綠營建議行政院提出「排富」及「弱勢」的普發現金對案,才是最佳策略。推估最遲將在下次行政院院會時(即7/31)做出是否覆議的決定。
  • 7/27: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受訪時說:行政院若對普發現金1萬提覆議,藍營肯定會否決,「我們一定會讓全民領到普發現金一萬元。」
  • 7/29:考量823還有第二波罷免與重啟核三公投案,行政院長卓榮泰決定普發現金不提覆議,後續是否聲請釋憲或編列預算,目前暫未做出定案,對於特別條例後續,政院還在研議中。
目前行政院後續不排除聲請釋憲,或不編列預算來阻擋普發現金,是否會普發一萬,可以等823罷免後再來看,若有最新消息會隨時更新!

 

 

普發現金一萬爭議ptt.dcard怎麼說

 

支持觀點

  • 「我覺得超好,一萬元真的很好用,也有很多人需要這筆錢」
  • 《TVBS新聞網》網路投票「您是否會去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?」,超過1萬人參與,高達97.4%表示一定會去領
  • 根據網路民調顯示:超過七成民眾支持普發現金
  • 幫助弱勢家庭及經濟壓力大的族群:如一家三口可領3萬元,普發現金能減輕生活負擔
  • 比起政府持續無條件撥補台電造成電價上漲,不如把超徵稅款透過普發現金返還給人民更有感

反對觀點

  • 今周刊調查全台多位憲法學者意見:一面倒認定普發現金一萬違憲,並主張行政院應提出覆議或聲請釋憲
  • 有不少網友質疑「政策買票」,與近期大罷免有關
  • 有些網友認為這筆錢用於台電、警察、消防、醫護或社工等更急需的單位,會更有價值,而非普發現金
  • 有人討論「可以拒領嗎?」或建議由貧困族群優先領取,避免全民撒幣
  • 普發現金可能多被用於儲蓄,對經濟刺激效果有限,且增加政府財政壓力,甚至債留子孫
  • 特別條例預算5450億元,但歲計賸餘僅4436億元,行政院長強調普發現金需舉債1014億元,會增加政府負擔,甚至違反預算法與憲法

 

 

2025普發一萬什麼時候發?

根據條例規定,普發現金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發放。(款項視國際情勢與突發風險,分期編列、分批發放)

法案雖已三讀,但須通過行政院及總統府審核、總統公告,隨後由行政院編列特別預算,再送立法院審查後正式啟動發放流程。

立法院已完成三讀,但普發現金要真正發放,仍需完成以下行政程序:

  1. 法案送審:送交總統府及行政院審閱。
  2. 總統公布:若行政院不提覆議,總統須在收到法案後10日內公布施行。
  3. 預算編列:行政院依程序編列特別預算。
  4. 立院審查:特別預算須再次送立法院審查通過。

目前發放時間仍有變數,實際發放時間待政府正式公告。

 

 

普發一萬領取資格:小孩也可以領!

政府普發一萬元現金誰能領?根據之前普發現金6000元的經驗:全民皆可領,不排富、不分年齡、大人小孩都能領!

普發一萬預估5大領取資格

  • 我國現有戶籍國民(含2025年底前國內出生的新生兒)
  • 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
  • 取得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
  • 外藉配偶取得居留許可者(含離婚或配偶死亡,居留證未廢止)
  • 政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我國眷屬

 

 

普發一萬登記網站、申請方式

普發1萬元現金怎麼領?在哪領?比照過去普發6000元的經驗,預估有五個領取方式:線上登記入帳、ATM領現、郵局臨櫃、直接入帳(特定族群)、造冊發放(特定偏鄉)。

普發一萬預估5大領取方式

  • 線上登記入帳

透過政府普發一萬登記網站(尚未公布),填寫銀行帳號等資料完成登記後,1萬元直接入帳指定銀行帳戶。

普發一萬登記網站預估範例網址:https://10000.gov.tw/,預估第一周採取身分證尾數分流登記

 線上登記準備:金融機構帳號、健保卡號、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

  • ATM領現

前往貼有「普發現金」標誌的ATM,輸入相關資料後當場領取1萬元現金。

✔ ATM領現準備:提款卡、健保卡號、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
  • 郵局臨櫃

持證件親自到郵局現場領取1萬元現金。

✔ 郵局領現準備:健保卡、身分證或居留證(無健保卡者)
  • 直接入帳(特定族群)

領有以下11類特定族群免登記直接入帳1萬元:
勞保年金、職保年金、國⺠年⾦、老農津貼、農民退休金、勞退、身障補助、中低收入老人津貼、安置兒少、政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我國眷屬、公費就養榮民。

  • 造冊發放(特定偏鄉)

屏東縣獅子鄉、花蓮縣萬榮鄉、台東縣金峰鄉,由當地派出所造冊登記後發放1萬元現金。

✔ 造冊登記準備:健保卡或身分證

普發現金1萬領取方式僅供參考,具體發放細節與方式,請以政府正式公告為準。

 

 

小心普發一萬詐騙!簡訊通知領錢是假的

目前普發一萬還沒正式定案,小心最近流傳假冒普發現金的簡訊!政府不會發電子郵件或簡訊通知民眾登錄領錢,也不會打電話要求到ATM或網銀操作轉帳如遇可疑網站或訊息,千萬不要點連結填寫個資,肯定是詐騙集團想騙取個資與帳戶,不要受騙上當喔!

普發一萬詐騙

普發現金1萬常見詐騙手法

  • 「政府發放每人1萬元補助,請點選下方連結申請」
  • 「普發現金入帳通知,請填寫銀行帳戶資料」
  • 「您符合補助資格,請下載App領取」
  • 「行政院公告補助金開放申請」
  • 假網站連結:偽造政府機關網站或銀行頁面,誘導民眾輸入個資。
  • LINE釣魚簡訊:用大量簡訊或群組消息推送假訊息。
  • App下載:要求下載惡意App,盜取帳戶或遠端控制手機。
  • 電話詐騙:冒充政府客服或金融機構人員來電,要求操作ATM或網銀。
普發一萬以政府官網、正式公告資訊為主,若收到不明訊息或來電時,可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查證。

 

 

普發現金1萬元常見QA問答

 

Q1:普發一萬有通過嗎?

已於2025/7/11立法院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!目前雖已三讀通過,但尚未正式生效,行政院可能提覆議或聲請釋憲,普發一萬是否發放仍有待觀察。

Q2:誰可以領普發一萬?

根據普發6000元的經驗,預估全民有戶籍國民(含2025年底前國內出生新生兒)、符合指定條件的外籍人士(外籍配偶、居留證、外交官員證)皆可領取。

Q3:普發一萬小孩可以領嗎?

可以!不分年齡,大人小孩都能領。

Q4:普發一萬何時發?

普發現金須於2025/10/31前完成發放。(實際發放時間仍有變數,待政府正式公告。)

Q5:普發一萬怎麼領?

根據普發6000元的經驗,預估有五個領取方式:線上登記入帳、ATM領現、郵局臨櫃、直接入帳(特定族群)、造冊發放(特定偏鄉)。

Q6:普發現金一萬登記網站在哪?

目前政府普發一萬登記網站尚未公布(預估範例網址:https://10000.gov.tw/

 

 

1萬元現金不夠用怎麼辦?24小時救急現金管道

每個月要負擔保險、房貸、車貸、卡費、生活開銷、小孩支出……等各項費用,但政府給的現金只有1萬元,目前還沒確定何時才會發放、是否會普發一萬,根本就要吃土了該怎麼辦?別擔心~小資女推薦2025安心救急的借錢指南通通報你知!
(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及需求,選擇合適的借錢管道)

急用錢怎麼辦?小額貸款dcard.ptt推薦快速借10萬的方法

延伸閱讀:急用錢怎麼辦?小額貸款dcard.ptt推薦快速借10萬的方法

 

合法又安全24小時快速借款推薦

如果你現在缺錢急著想找人聊聊,或是不知道該選擇哪種借錢管道比較好??
不用煩惱了~建議你可以先👉24小時免費諮詢貸款理財顧問
這家是經營25年以上的領導品牌 + 政府合法立案的專業貸款理財顧問公司 — 國民姑丈 羅時豐 真心推薦 

免費諮詢完全不收取任何費用
貸款專家會針對你的條件來篩選最適合的銀行 ∕ 貸款方案辦理,才能大大提升過件機率!
他們有個最大優點就是24H專人服務,半夜有問題也可詢問哦~

🔽所有諮詢評估都是免費的,只要你花1分鐘在以下的網站填寫資料,就會有專人主動聯繫,
所有流程皆會詳細說明,有不懂的也可自由發問,讓你心中的不安降到最低^ ^

銀行貸款代辦推薦第一品牌 — 國民姑丈 羅時豐 真心推薦
銀行貸款代辦推薦第一品牌 — 國民姑丈 羅時豐 真心推薦

年滿18歲以上
有貸款 ∕ 債務問題
填寫正確聯繫資料

“實際貸款條件會依銀行貸款商品、個人授信條件而有所差異,歡迎填寫資料,將由專人為您服務”

OK忠訓的服務很貼心,一開始會提供免費的1對1諮詢服務,了解你的財務狀況,再針對個人條件,比對多家銀行方案,
從中找出最適合的貸款方案,過程不強迫推銷,諮詢超過數百萬人次,就是客戶對品牌信任的最佳證明!

 

 

 

總結

今年有望領取1萬元現金,大家只要留意政府官方公布的資訊,按照指示去領取,就可以順利把這筆錢領到手囉!
但是否真的發放、如何發放,相關發放細節與資格規範,建議持續關注政府最新公告。

 

 

 

錄目